平衡機的發展歷程
平衡機的發展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66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發明了發電機,這是旋轉機械的一個重要發展。四年后,加拿大人Henry Martinson申請了平衡技術的專利,這標志著平衡校正產業的開始。1907年,Franz Lawaczek博士將改良的平衡技術提供給了Carl Schenck先生,后者在1915年制作了第一臺雙面平衡機。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所有的平衡工序都是在采用純機械的平衡設備上進行的。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剛性轉子平衡理論的普及,20世紀50年代后,大部分平衡設備開始采用電子測量技術。平面分離電路技術的平衡機有效地消除了平衡工件左右面的相互影響。電測系統經歷了從閃光式、瓦特計式到數字式、微機式的發展階段,最終出現了自動平衡機。
20世紀70年代,硬支承平衡機的出現被認為是平衡機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它采用靜態下的平衡尺寸設定,消除了傳統軟支承平衡機需頻繁動態調整的不便,形成了永久定標的平衡機。80年代,壓電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又給平衡機的發展帶來了革命,使得在不需要非常高速的平衡領域基本取代了軟支承平衡機。
隨著微機技術的運用,平衡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性能、精度、可操作性方面均有了顯著的提高。平衡機已經集光、電、機各方面的技術于一身,并在電動工具、機械制造、風機、電機、造紙、紡織、家用電器、冶金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當前,平衡機的發展趨勢是朝著數字化、智能化、虛擬化和人性化方向發展,以工業PC機為核心,使用高級語言開發的開放式智能型動平衡檢測系統,這是國際上的發展形勢。